我國IVD原料領域迎來發展“黃金時代”
作者:醫藥網 來源:醫藥網 2022-1-21 打印內容
近年來,我國體外診斷(IVD)領域上游原料行業在震蕩中快速前行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,國內IVD領域上游原料行業發展短板問題凸顯。同時,在國家集中帶量采購政策的推動下,IVD原料領域國產替代進程加速,大量IVD上游原料企業乘勢而起,并獲得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,我國IVD原料市場擴增迅速。據動脈橙數據庫統計,2021年,我國IVD原料領域共有12家企業完成15次融資,融資總額超34億元,其中10起融資金額均超億元。
國內市場增長迅速企業獲得資本青睞
近年來,我國IVD產業發展迅速,國內市場容量向千億元級邁進。根據菲鵬生物招股書數據,我國IVD市場規模已從2015年的427.5億元增至2019年的805.7億元,年復合增長率為17.2%;預計到2030年,我國IVD市場規模將達到2881.5億元,成為全球最大IVD產品消費國。
IVD原料,即用于制備IVD產品的材料,主要包括抗原與抗體、酶與輔酶、探針、引物、微球等。原料的品質對IVD產品的性能和檢測準確度影響極大,因此上游環節在IVD產業鏈中話語權極強。
然而,長期以來IVD原料生產一直是我國IVD產業中的卡脖子環節。IVD原料市場需求不斷增長,但其背后的核心技術并未取得相同幅度的進步。由于IVD原料的研發難度較高,國產IVD原料在生產工藝及純度質量上仍與進口原料存有差距。隨著我國IVD原料企業投入大量資金開展基礎研究與開發工作,其研發創新能力與原料工藝質量不斷提升。
目前,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較為嚴峻,IVD原料進口周期變長。國內IVD生產廠商逐漸意識到掌握核心產業鏈的重要性,開始逐步儲備國產供應商資源,建立更加安全的供應鏈。另外,國內很多IVD生產企業開始向產業鏈上游滲透,如收購或創立原料公司,以解決原料供應問題。
近年來,IVD原料企業也成為資本的寵兒。2021年,納微科技、安旭生物、諾唯贊、義翹神州、百普塞斯、優寧維等先后在創業板上市;菲鵬生物在創業板IPO(首次公開募股),募資25億元。在一級市場,也有多家IVD原料企業獲得大額融資,如瀚海新酶完成近8億元融資,愛博泰克完成12億元融資。
從鮮有資本問津的小眾市場,發展為擁有百億元規模,我國IVD原料行業用了十余年時間。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,我國IVD原料領域市場規模已從2015年的33億元增至2019年的82億元,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5.8%;預計到2024年,該領域市場規模將達到200億元(詳見圖)。
上篇:
下篇: